当代一些电视台节目缺乏相关历史知识误导观众

2007-08-06 11:14 阅读(?)评论(0)
 

 

当代一些电视台节目缺乏相关历史知识误导观众

独孤至秦

 

信息时代的社会,各电视台纷纷推陈出新,节目也是色彩斑斓,令人目不暇接。然而有些导演或者所谓学者在做节目时,却不够严谨细致,或许是疏于学习,缺乏相关的历史知识,夸夸其谈,声情并茂,结果是误导了观众,降低了节目质量。在此,我觉得有必要对此提出批评,并稍作评论,谨举两例:

一是“八一”建军节之际,济南军区《铁军雄风》节目总导演——央视的夏雨在介绍某红军师时说,“该师历史悠久,闻名遐迩,比我军历史还长。它就是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军叶挺独立团。据说,当时部队在北伐大渡河战役时,因作战勇敢,打完仗后,当地老百姓刻了块‘铁军’的牌子,因此就有了今天的‘铁军’称号。”夏导演的确很年轻,但不致于年轻到不学无术的地步吧?你既然是去部队做节目,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,你难道不知道去查一下该部队的历史吗?还在荧屏上侃侃而谈的说道,“领导们给了你一套大校的军服,整个节目拍摄都是你指挥的”。我建议你下次再作节目——如果还有机会的话,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些军史,别再中央电视台上搞出这种笑话,好不?

二是4日下午看了陕西卫视《西凤开坛》节目,里面有个叫萧功秦的学者(姑且这样说吧,我不知道他的职称),在讲到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时,顺便提了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。他讲道,“苏德战场的最困难时期是一九四〇年十月,当时斯大林连一个营的部队都调不动了,但是在莫斯科战役激战正酣时,斯大林得到了苏联高级间谍佐尔格的准确情报,说日本不会进攻苏联,于是苏联才把远东的大批部队调往苏德战场,保证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”。说实话,我感觉节目中萧学者是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的,比如他提倡要政府建立供人民永久纪念的英雄纪念碑,要使年轻人的心灵有所寄托,加强教育,树立民族精神等等,特别是举了个反面例子,说某电台节目的一个选秀过程令他愤慨。然而,你既然是学者,就是做学问的,尤其是搞历史研究的,不会不知道历史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吧?怎么会犯如此可笑的常识性错误呢?或许,是您的口误,但是我建议,如果真是口误还好,下次再“开坛”时,应当避免。

通过两个电视节目的细小末节,我感觉当代中国人真是到了认真学习的时候了,原来老一辈的学者提倡的“冷板凳精神”已经严重缺失,学术界应当把这一精神重新“抬出来”!同时,新时期各类导演、学者狂躁、浮动的心态也清晰可见。比如,夏导演如果学过中学历史课本的话,她就不会在央视节目里信口开河地编造谎言。19265,广东国民政府派北伐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进军两湖。该团在湖北的汀泗桥、贺胜桥战役中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,被授予“铁军”称号。而绝不是什么“大渡河战役、老百姓刻了块牌子”等胡言乱语。萧学者的错误稍小一点,但是也很荒唐。19413月,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访问德国,4月归国途经莫斯科,7日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展开缔约谈判。13日双方订立《日苏中立条约》,规定:相互尊重领土完整,互不侵犯;缔约一方若受到第三国攻击时,另一方保持中立;条约有效期为5年。这次缔约的背景是,苏日双方在张鼓峰事件、诺门坎战役后,由于欧洲局势的恶化,苏军无意扩大战果,同时,日本国内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取得了对以荒木贞夫、真崎慎三郎等人为首的皇道派的胜利,形成“南进”政策的一致。从这时起,苏联就开始从远东调集部队到欧洲加强西线防御。1941622日凌晨,德国撕毁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出兵550万侵苏,揭开了历时近4年的苏德战争的序幕。战争伊始,由于苏军对希特勒闪电战认识不足,加上对主攻方向的判断失误,兵力配置不当,导致了惨败。到10月,德军先头部队已攻到莫斯科近郊,但是苏联人民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(布)的坚强有力领导下,抵住了德军进攻,并趁严寒之机发动反攻,取得了莫斯科战役歼敌50万人的胜利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9-11-17 18:03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